官方抖音号
微信公众号
“严于律己、踏实肯干”是他的公认“标签”,“胆大心细,做了再说”是他的人生格言,一把扳手、一个工具箱是他的全部“家当”。33年扎根水务集团第二水厂,用敬业映照初心,用担当践行使命。他叫贾小兵,一个纯粹的水务人。
——题记
贾小兵,男,1970年出生于湖北荆门。1990年入职水务集团二水厂,从值班电工开始,一步一个脚印,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、身先士卒的维修班长。他多次获得集团颁发“先进个人”荣誉,所在班组常年是“先进班组”。他为集团培养专业技术骨干15人,其中5人跻身中层管理岗位。大家都习惯叫他“贾师傅”。
“我在二水厂上了33年班,这里是我的“第二个家”。家里每一处设施、每一套设备的“脾气”,每一颗螺丝的位置,我都一清二楚。”贾师傅自豪地说。
图为贾师傅在检查设备电路
雪夜“出征” ,排查故障。
2008年,大雪成灾。当时二水厂因条件所限,没有双电源保障。1月3日晚上,水厂高压线受损后设备停运,大半个中心城区停水,形势危急。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人员排查故障,实施抢修。正在家中轮休的贾师傅得知情况后,匆匆道别家人,急驰二水厂。
时任二水厂厂长周宣兵迅速召集维修人员到岗作业,他说:“全城人都在等着我们呢!”贾师傅主动请缨,与另外两名同事结伴排查供电专线故障点。漫天大雪,空旷原野,三人借着手电筒的光束,深一脚浅一脚,呼吸声急促可闻。漳河到掇刀二十多公里,即便晴好天气都颇费脚力,何况雪夜路况不明,步履维艰。贾师傅几度滑倒,前胸冷汗透背,后背泥泞满身。但他们知道时间不等人,更加坚定脚步,再度前行。功夫不负苦心人,黎明破晓时分,他们终于发现了断电原因所在--一棵大树被大雪压垮,恰好倒在高压电线上!故障排除、恢复供水后,大家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。
在返程途中,大家靠着车窗,目光瞥向道路两边升起的袅袅炊烟,疲倦感和饥饿感瞬时涌上心头。“回去我要吃两碗!”大家开心地哈哈大笑。
贾师傅(左一)与青年员工研究电路接驳
人力搬运,冲锋在前。
二水厂依傍漳河,远离城区。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建厂之初,受制于地形,大型吊装设备进不了现场,人力搬运较为常见。贾师傅回忆说,取水台车设备安装,是老一辈水厂人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。
看着地上重达1.5吨的取水设备,不少同事都面露难色,心里直打退堂鼓。贾师傅说“人多力量大,不能吊装,我们就一起抬,‘辗’也把它‘辗’过去!”他说完便第一个带头冲了上去,不少同事或不甘人后,或受其鼓舞,都参与其中。就这样,他们凭着人力和铁滑轮组,靠一步一步搬运完成取水台车安装。但毕竟是新设备,如何调试、运行,还需认真研究。作为当时的技术骨干,贾师傅再次发声:“新设备大家都不熟悉情况,我们照着说明书来试试。”经过多次试验,设备最终正常投运。
冲锋在前,敢为人先。在贾师傅身上,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,不胜枚举。即便是过了知命之年,他仍然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工作作风,坚持参与厂内设备巡检和维修保养,不打一丝折扣,不掉一次链子。曾经有不少兄弟水厂想“挖墙脚”,但贾师傅都不为所动。他说,他对二水厂有感情,看厂里慢慢发展起来,他高兴。每天在设备旁走走看看,他安心。
贾师傅(右一)在现场教学
胆大心细,做了再说。
“胆大心细,做了再说”这是贾师傅从他的师傅张志勇那里习得的口头禅。师傅的言传身教,帮他在职业生涯初期,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、职业观。
贾师傅勤动脑,肯吃苦,成长迅速。为了让他尽快全面掌握各类设施设备的维修技能,老师傅都是亲自示范。为了考验贾师傅的掌握程度,老师傅经常会设置一些“小陷阱”。在受到几次“小教训”后,贾师傅对待工作更加严谨了。他会经常复盘大型维修过程,记录重点注意事项,日积月累,终成行家里手。
张师傅转岗那天,将一把扳手交予贾师傅,上面斑驳的使用痕迹透着岁月的沉淀。老师傅说:“这是我用了多年的‘老伙计’,现在‘传’给你,希望你能把它用好。”这是师傅对他的信任与嘱托,他从未忘记。
后来,每次二水厂进新人,贾师傅都会带着扳手,为大家讲岗前第一课,说“传承”的故事。年轻同事们都说,贾师傅很严厉。但大家都知道,严是爱,松是害。他不太擅长言辞,但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,给人以信赖,催人以奋进,教人以成长。
图为贾师傅的工具和工具箱
扎根基层33年,他始终保持对本职工作的热爱。他用行动诠释了“干一行,爱一行”,是新一代水务人的好榜样,是众多奋战在一线、坚守在基层的水务人的缩影。他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供水事业,在平凡的岗位上,书写了自己的不平凡。
向他致敬!
官方微信
官方抖音
智能客服
返回顶部